大学生长期以来饱受“外卖未送”之苦。 8月21日,重庆211高校西南大学宣布,所有校园外卖将由一个名为“学校生活”的平台重新配送,校园外卖“不允许直接进入校园”。当天校内外卖配送中断,校门口出现短暂骚乱。学生们拍摄的照片中,无法进入学校的外卖被整齐地堆放在校门口的一排塑料盒子里。图片来源:xiaohongshu@wanzidaixia(教学试行版) 大学生的愤怒已经淹没了“校园生活”平台。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西南大学垄断校内外卖”成为微博热搜第一。 9月9日,我点击“学校生活”小程序,页面显示“已优化升级,校园外卖订单暂时无法使用”。但西南大学只是备受争议的校园外卖的浓缩版。全国大学生都在问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大学生吃到方便快捷的外卖这么难?”进入学校就像进入缅甸北部?历史经验表明,在与饮食有关的事情上最好不要去招惹大学生。两年前,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堂发生的“鼠头鸭脖”事件,今天被记录在网络上。 4月,清华学生抵制校园内的云云蛋糕店,理由是“不兑现收到的赞美”。新学期开学前,西南大学发布校园外卖新规定。 “所有校外外卖一律不得直接进入校园,必须先送到校门口集中点,由学校生活平台完成“但仅仅通知学生还不够,还需要达成商业协议。最初接入‘校园生活’平台的商户很少,饿了么平台上的商户也只有10家。更何况这对只能从10家外卖餐厅中选择的大学生来说是多么侮辱。看完餐馆的名字,我更失望了。”半数名字中都带“·” 如果你执意要在与“学生活”无关的商户点外卖怎么办?“学生活”的通知中称,需要联系商家,告诉他们有这样的平台,“学生活”将为你的外卖提供“免费送货”,不向学生收费,而是向商户收取费用。不过,通知称,“此类订单不依赖于学生活平台,到货通知也无法通知”。 已发送。” 总体思路是如果你的外卖至少在一个学校送货时间没有送到你手上,你就不知道它来自哪里。抱歉,平台没有义务通知您。学校生活平台下一步将在西南大学设立多个取餐点,并逐步配备取餐柜。餐柜设置在校园内,仍然需要通过“校园生活”骑手运输。学生普遍认为校园生活“太慢”。不知道这是骑手能力不足还是平台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一名学生称,他“11点送外卖,下午3点到”。饥肠辘辘的同学们到校园生活后台留言。为什么外卖一个小时还没送来?答案是,如果您不想等待,可以取消。在西南大学就读的小江表示,在校园生活平台建立之前,送到学校的外卖偶尔会迟到,但不会经常或迟到很长时间。美团、京东为了请你叫外卖,烧掉了百亿补贴。你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难搞的外卖平台了。 “校园生活”如何成为“西南大学唯一指定校内外卖代理”也成为一大谜团。天眼查透露,“校园生活平台”的运营公司是山东燕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今年3月因“未有效履行网络服务商评估登记工作”,被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6452.09元。 “学校‘选择’的合著者花了半天时间,选择了一家违反规定的公司,并受到了处罚?”校方回应称,推出“校外买”是为了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校园内外卖乱放、错放、丢失等问题。乙去年初,西南大学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抱怨“外卖到达校园40分钟后仍未送到学校”。说白了,“校园生活”这样的平台是否存在,“12点30分放学后如何快速吃到校外外卖”是每个大学生花四年时间琢磨的问题。学生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的外卖在哪里。学校太大了,门太多了。骑手找不到学生描述的地址,学生也找不到骑手叫外卖的地点。经常看到骑手穿越校园寻宝的外卖照片——“这是东门还是西门的外卖柜?”来源:xiaohongshu@hopping job lawuwuwu 但另一方面,带去学校也不一定是好事。美团有“校园外卖送”,饿了么有“校园送”。它们都是另一种输送系统为响应大学校园“社交骑手不得进入”的规定而制定。学校送外卖分为两步:校外骑手将外卖送到校门口的“接力配送点”,然后校内骑手将外卖送到指定教学楼或宿舍楼下。唯一的问题是,进入校园后,订单页面上不再显示骑手的轨迹,嗨友永远不知道谁在给你送外卖。所以一旦你的外卖到达学校门口,就像进入了一个平行宇宙:你无法控制外卖所在空间的时间流动,更无法控制外卖的结果。通常外卖直到时间到或者消失。学生们不明白为什么放学后外卖要花40分钟甚至一个小时才能送到他们手中。学校送餐也意味着你与食物完全脱节。我想问一下食物送到哪里了,b结果发现我不知道是谁送的。也有人遇到了“奶茶被校外骑手点餐时喝了”的情况——最终,校外骑手向他支付了点单费用。图片来源:xiaohongshu@cimochi “在学校生孩子就像去缅甸北部的人一样。”由于上学需要商户额外支付配送费,而有些商户不愿意这样做,导致校园内订外卖变得复杂。你要区分【商户】自送、【校派】、【美团快递】。一般情况下,标有【校外送】的餐厅都是由校园内的美团骑手对接的。美团【商家自配送】,商家可以在校园内找到野骑手进行配送。最后还有【美团快递】,不送货到学校。这意味着可以送到宿舍楼下的外卖更受欢迎。结果,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e、发现我们骑手的外卖不是你们在校门口选菜的速度。 【学校配送】成为“避雷选项”。校内骑手一般分为全日制校内骑手和兼职学生骑手。有些平台会与学校合作,派多人给学校送餐。学生在校园内兼职的情况更为常见。作为一份兼职工作,送餐是非常有利可图的。只要你有电瓶车(有的学校不允许电瓶车,自行车也可以),就可以送货。学生对校园内宿舍和教学楼的分布相当熟悉。送餐速度快的人,每次从副车站返校,都能多赚十几块钱。 “建议清华大学所有有电动车的人都去送餐。”但如果学校“禁止外来送货员进入”并且没有有哪些交付响应措施?要知道,在一所几千人的大学里,大学生点的外卖数量恐怕和写字楼里的农民工数量不是一个数量级。于是,一些大学门口常常挤满了外卖,学生只能到校门口“挖外卖”,“捡外卖就像捡垃圾”。来源:xiaohongshu@yi 最严重的问题无疑是校园里的外卖——外卖堆积在校门口,很容易“吃错”。在大学里,你可以把手机和笔记本放在教室里,自己吃饭而不用担心离开,但一旦你的外卖放在外卖架上超过20分钟,你就开始担心自己可能吃不到了。一份外卖要20至30元,大多数学生都无法选择放手。即使发现偷外卖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最终都会说“我不是故意的”。所以大学生的第一课就是《没有外卖柜如何保留午餐》。高年级学生使用各种伎俩来捍卫自己的外卖,包括钓鱼执法、蹲守抓捕、跟踪核实、发出威胁口号等。 “Nagnasteal外卖的人们:祝你们最终赛季拿下59分。”来源:xiaohongshu @kiwiwoo 对于学校来说,不允许游乐设施外的人进入校园有其自身的原因。疫情发生后,大学“停课”成为常态,学校开始“严格控制校园内人员流动”。但校外外卖不可能完全禁止,所以对于外卖能否送、送多远、送谁等问题,不同学校的态度也不同。学生迷茫,企业如履薄冰。例如,在武汉,饿了么的“校园配送”获准开展华中师范大学是武汉理工大学,但不是武汉大学。因此,同时向三所大学提供配送的酸奶店只能针对不同的大学制定不同的配送策略。学校主要担心的是,一方面社会骑手“身份复杂”,另一方面外卖电动滑板车进入学校会造成学校交通混乱,从而“禁其事事”。另一个担忧是,在校园外就餐不安全,“影响学生的健康”。但“大家都知道,校内食堂不一定安全。”美团自校园送餐业务招商以来,仅与20多所大学合作。由于大型外卖平台“进不去”,学生在点餐时别无选择,只能比校园内较小平台的价格。西北大学的一名学生斯特恩理工大学发现,如果他通过校内餐饮APP在食堂买一份外卖,距离不到200米,包装费加送货费为3.5元。 “学生出行不方便,商家送餐额外支付配送费,平台失去客源,骑手无法到校,最后谁幸福?”校园外卖和外卖一直是两个时代餐饮业的必争之地。强势连锁品牌争相开设校园,充当离大学生最近的“第二食堂”;打不开的只能想办法买外卖。在这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中,校园外卖催生了三大主力,争夺各自的势力。生态系统的底部是校园内或校园附近的“夫妻店”。您可以建立微信外卖群。学生分组下单,老板定期发货。腰间是校园交付各大外卖平台的团队,以及各类校园外卖小程序。外卖大战中,除了美团校园配送、饿了么校园版外,新平台也在大学校园招兵买马。例如,京东正在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团队合作,招募校园兼职错误。包含但不限于“选外卖、选快递、送物资”。来源:xiaohongshu@荀彧 作为一个只适用于特定校园的“初创”平台,校园外卖小程序的用户体验不能苛求:骑手无法互动,后端投诉渠道不畅通,即使问也还在“建设中”。 “校园外卖小程序开发”已成为一项独立完整的服务。闲鱼15天内3000元以上就能帮你搞到一件。小平台骑手和商家的管理处于初级阶段,很难提供像户外平台一样成熟、标准化的送餐体验。发货慢、发货错、没有优惠券、限制了很多商家的选择,同学们只能忍气吞声。 “大学确实适合创业,对用户错误的容忍度非常高。”位于生态链顶端的是通过“指定学校代理”进入校园的“垄断团队”。比如,覆盖300多所高校的安来也APP,通过与高校达成3-5年的独家协议,成为多所学校的“唯一指定送餐平台”。与美团等使用专业骑手送餐不同,安来也主要在校园内招收学生跑腿、兼职送餐。学生既是用户,也是骑手。但去年,不少学生在接受黑猫投诉平台采访时表示,“该平台拖欠工资两个多月。”西南大学并不是第一个对校园外卖“垄断”提出争议的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年前就曾紧追不舍。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宣布禁止校园外卖,“学校将成立专门的外卖配送团队进行最终配送”。同样的争议、同样的愤怒,导致学校退缩了。 并表示将继续维持原有模式,各外卖平台根据订单自行组织配送渠道。因此,校园外卖和外卖似乎处于两个时代:社交外卖商之间的战争仍在激烈进行,nakik争夺用户,标准化标准,30分钟内送达订单。校园送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100 年前。学生们还忍受着“做app小作坊”的垄断,还是担心 “骑手一小时后就走了”。的当然,除了引入不太好用的“垄断平台”之外,大学也在寻找更像样的解决方案。不少高校开始推出“双面开门”外卖外卖柜。外卖柜的位置很关键:外卖柜放置在校园外围的围栏之间。双面柜的门可打开,一侧面向学校外面,供骑手放置食物,另一侧面向学校,供学生取餐。骑手无需进入学校,即可在校门另一侧放置外卖柜。武汉大学2022年将引进“美团”、“饿了么”共7套外卖柜。北京大学今年8月份去了,学校内也设立了外卖站,有287个食品柜。图片来源:小红书@momo 外卖柜的好处显而易见。他们可以防止“错误”的外卖,并elp 骑手节省了大量等待学生的时间。同时,外卖柜台更加密集,你不必步行20分钟到校门口取外卖。 “只是在一个大学校里,几百个外卖柜经常是满的,而在点餐高峰期,外卖柜不够用,还需要堆放在地板上。”还有一些大学正在努力走在食品配送技术的最前沿。今年2月,复旦大学为学校配备了送餐无人机。 “上海首条大学场景无人机配送路线”东起五角场盛汇,西至复旦东区学生公寓。 “顶级985还是高级的。”无人机外卖的操作方法与一般外卖不同:首先要在美团搜索“美团无人机”,选择“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东宿舍”的无人机空投柜作为配送广告裙子。下单后,无人机将从和神会起飞,降落在宿舍门口的空投柜中。学生从无人机的饭盒中取出食物后,将其返回到gairdrop按钮,无人机将自行返回。据复旦学生测试,无人机飞1.5公里距离仅需5分钟,且空投递送费用不会增加。 “还可以用无人机6块钱吃一顿美餐。” 。图片来源:小红书@云游 无处不在,但无人机送货不可能立即在大学流行起来。对于大学生来说,“宿舍后面有小吃街,教学楼外有卖炒饭的推车”的时代早已过去。我之所以经常点外卖,是因为周围都是墙,进出都要刷脸。放学很难,这年头叫外卖也不容易。大学成了“围城”当然,这并不是“围攻”的“吃什么”的唯一选择。 “墙外的人进不去,墙内的人却想出去。参考文献[1]论文《校园外卖食品“最后一公里”卡在哪里? ”,2025.07[2]复旦大学,《美食落地复旦,上海首条高校无人机配送航线起航》,2025.03[3]新浪科技,《运营困境:大学生、商家等工资难,还是涉及“二次清关”问题?还
大学“外卖专卖”让学生们饥肠辘辘。 “在大学里获得食物就像人们去缅甸北部一样。”
2025-10-23
